- +886 0933-535-961
-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
- service@icftaiwan.org
- Mon - Fri: 9:00 - 18:00
[情緒是個送信的人]
年前,一位朋友很沮喪地找我幫忙解憂。
臨近年關,工作量大,團隊中卻有好幾個入職不到一年的年輕同事辭職,而原因都無外乎:工作壓力太大;領導脾氣太暴躁;學習新技能的時間緊迫 ;等等…… 並且,離職前的對話場景大都是員工充滿情緒的抱怨,一副“反正要離職了,不說痛快不罷休”的態勢。朋友感嘆: “現在的年輕人實在是太不抗壓了!我們那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還不是自己慢慢熬過來。”感嘆之餘,難免也有遺憾,畢竟其中的幾個還是有可塑性的,朋友也花了些心思教導,可是結果卻不遂人願
我問朋友:“他們離開帶給你最大的困擾是什麼?”
“當然是人手不足,造成工作無法全面開張,同時,又必須要花時間訓練新人,並且害怕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
我問朋友:““那離職人員反映的情況是事實嗎?”我接着問。
“應該說有一部分是事實。我們的工作是要遵循流程,內部流程確實很複雜,新人上手也需要時間。但是,我們的競爭環境不容許我們給予新人太多的學習時間,我們希望他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上手。在這一點上看,他們的小主管確實有時候急躁。”朋友肯定了其中的事實部分。
“那麼,在新手的這些抱怨後面你又聽到什麼呢?”
“抱怨後面會有什麼呢?”朋友陷入了沉思……
我曾經讀到一篇文章,很是受益,拿來與大家分享。文章提到“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負面情緒”,情緒也可以被稱作“送信人”,“信”的內容越重要,送信的人越是盡心盡責。因為,這封“信”包含着我們的期待、渴望,包含着我們內心的重要需要。文章指出,“越是大的情緒,‘信’的內容越重要,越有價值”。。
比如:嫉妒是好的。嫉妒告訴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以及有多麼想要!憤怒是好的。憤怒裡包含着力量和自尊自重,但是如何利用這個力量是人的選擇。悲傷是好的。悲傷包含着療愈,悲傷是自己與自己的連接,在悲傷的盡頭是接納。焦慮是好的。它可以調整你頭腦裡的刻度,可以承受的焦慮讓你認真,小心;難以承受的焦慮,可以給你更意義深遠的東西,它會告訴你哪裡想錯了,哪裡是你對自己過高的期望,知道了調整刻度,你就會舒服。
如果我們都能明白情緒這個送信人想傳遞的信息,並且懂得如何來接受這個信息、處理這個信息的話,無論是教練會談還是日常的生活與工作,對於自己,對於與他人相處,這將是一個多大的突破啊!
在新員工抱怨重壓的背後,許多時候正是他們在呼喚幫助。只是不同的人在表達“需要幫助”這個意思時,用了不同的方式,有的可能是抱怨,有的可能是退縮,有的可能是逃避,也有的可能是直接的請求。
於是,我把這個“送信人”的概念分享給年前來找我的朋友。他感嘆道:“如果我能更多地與新手談心,多多傾聽他們內心的需求;如果我能早點知道情緒背後所想傳遞的信息,也許我就能留下這些人中的可塑之材。不過還好,現在我知道了也不晚,至少以後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下一次,當情緒捎來各種各樣的“信”,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是的!情緒,只是一個送信人!當我們打開大門,迎接它,讀懂它,就一定能夠處理它,就必然能夠放下它,自在,也就自然在心頭了!
本文摘自有鄰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