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6 0933-535-961
-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
- service@icftaiwan.org
- Mon - Fri: 9:00 - 18:00
教練是什麼?我為什麼需要教練?
人人都需要有一位教練
作者:鄭杰榆
「人人都需要有一位教練。」這是Eric Schmidt,Google的執行董事(前董事長與兼任執行長)的一句名言。他這麼說的原因是,在越來越競爭與壓力大商業環境中,高階主管需要快速高效的做決策,而如何避開認知盲點與情緒干擾做出好決策,正是教練可以支持高階主管提昇決策能力的重要範圍。
教練?不是運動員或是健身房才需要嗎?
或許過去你聽到教練這個名詞多半是在運動領域,確實很多傑出的運動選手背後一定都有一位重要推手–不斷從旁激勵、啟發及支持他的教練(Coach)。而事實上教練(coaching)應用在組織管理、人才培育與人生規劃等領域,在歐美等國家已經將近二十年;包含前奇異(GE)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微軟的比爾蓋茲、甫卸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都有自己的領導力教練,傑克威爾許甚至提出「最偉大的領導人是擔任教練。」 ,原因是教練致力於啟發人的潛能,而所有偉大的領導人都是能夠讓身邊的人不斷超越自我、看見新的可能性。
隨著世界發展的UCLA趨勢(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人們需要越來越高的學習與調適能力來面對與創造每一個階段的人生轉型。由於「自我發展」、「社群經營」、「人才發展」、「團隊領導力」等等需求日益蓬勃,商業教練(Business Coach)、企業教練(Corporate Coach)、高階主管教練(Executive Coach)、生活教練(Life Coach)、學習教練(Learning Coach)、職涯教練(Career Coach)、關係教練(Relationship Coach)、創業教練(entrepreneurship coach)、績效教練(Performance Coach)等等需求也與日據增。世界500強企業在組織中導入教練專案,經研究顯示員工參與、工作滿意度、團隊溝通與領導效能提昇等均有明顯提昇。
也有越來越多商業背景的高階主管或是企業主,因為體驗過教練的力量,或期待在組織中引進教練式領導(coaching leadership program),而開始進入教練培訓的課程,學習成為教練。這裡有一個實例:在我擔任課程導師的教練學院,五年前學習教練的學員台灣跟大陸大概是5:1的概念,現在則已經完全反過來了,課堂中學員的組成幾乎都是歐美企業在大中華區的高階主管(尤其是人力資源部門);以及管理顧問公司的講師與顧問。大家都希望通過嚴格的教練課程獲得國際教練聯盟的專業認證;國際教練聯盟(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以下簡稱ICF)是目前全球教練領域公信力最高的認證機構,全球有60%以上的教練人口群集中在ICF,此組織同時也是以嚴格倫理守則及職業標準著稱。
如果你問,這些主管、顧問為什麼要來學習教練?綜合起來大概是以下三個重點:
1.管理團隊時,給建議、下指示的方式,對方並不接受,或甚至假裝接受,但實際執行是另外一種狀況。領導者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來帶人帶心、促進當責。
2.邀請了顧問公司為組織做了深入研究與完善的解決方案,但公司卻不一定執行,或是執行到一半的時候遇到困難,不知道怎麼解決。這時候銜接教練的方式,真正的去改變組織文化與領導者的思維模式,有助於繼續推動下去的成效。
3.自己在生涯、職涯轉型的過程中,遇到了想要突破的挑戰;或是一直很想幫助別人,但是效果總是不好,想要找到有效的方法讓自己成長也能幫助身邊的人。
我怎麼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需要教練?
成功人士之所以善於使用教練,是因為他們知道教練能夠協助自己突破盲點、勇於挑戰,以加速自己達成目標。那麼,您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適合有一個教練呢?請看看以下題目,哪一個更符合你此刻的心態呢?
1.我有一些問題想有經驗的人給我答案,我不想花時間自己動腦。或是我完全不懂,希望有人教我。
2.我希望有人幫我脫離痛苦,人生目前一片混亂,生活作息也都受到影響。
3.我對自己能力有一定信心,目前有些瓶頸,希望有人幫助自己檢視盲點,找到新的突破,以及陪伴自己執行行動。
4.我有一個(或數個)重要的目標(例如想要生涯轉型 、希望提昇團隊效能、希望自己的領導風格更有效、想要推動組織變革、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與身邊的人溝通更加順暢、更快融入新的環境(職務)、其他能夠讓人生曲線持續上升的目標…………);希望提昇達成目標所需的能力,減少摸索、促進效能。
如果是第一題的狀況,通常顧問或老師會更符合你的需要;而第二題則可能可能更需要心理諮商的服務。第三跟第四題則是常見運用教練的好時機。如果還想多了解教練與顧問及導師的差別,以下是這三種角色在各面向的不同,提供您參考:
面向 | 顧問(consultant) | 教練(Coach)
| 導師(Mentor) |
助人模式 | 「我告訴你」 顧問通常是某一特定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們負責提供建議和解決方法,解決某個具體問題或處理某個特定事件。
| 「我引導你思考」 因為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有現成的答案適用所有人。教練量身定做為客戶制定一套能力成長計畫,從根本的心態信念著手,將過去無效的習慣與做法有效地調整,以開創更多的可能性與行動。 | 「我指點、提醒你」 導師源於荷馬的史詩《奧德賽》。在《奧德賽》中門特(Mentor)這一角色。總是忠告、支持和勸導,必要時也在一旁教育與指導。
|
對客戶的假設 | 「你不清楚」 假設客戶是知識、技能或是經驗不足的,需要給予建議或是輔導。
| 「你一定可以,我們一起找出方法」 相信客戶本身就是自己人生的專家,只是被盲點或固定思維卡住。教練協助客戶去挖掘內在智慧來突破。 | 「你還不夠成熟」 對象是較為無知與經驗不足的,需要向導師徵求指導和意見,或是獲得某種傳承。
|
專業關係定位 | 「根據對你問題的分析,策略有123。我會提供資源跟技術讓你操作。」 顧問與客戶彼此是方法購買者與問題解決者。 | 「我是一面鏡子,會讓你看見自己的思維模式與盲點,由你決定看見後怎麼走,我會陪你一起。」 和客戶一起審視現,制定行動計畫,由客戶決定如何行動,彼此是夥伴關係。 | 「我會用我的經驗指引你。」 通常較被指導者年長和資深。導師將知識和智慧傳授給學生。在商業環境中,導師是一種與擁有特定專業技術的人之間的正式關係。 |
目前台灣最多獲得專業認證教練的平台在國際教練聯盟台灣總會,若您想找教練服務,您可以在「教練黃頁」https://icftaiwan.org/index.php?module=faq&mn=1&f=content&tid=12101
檢視每一位教練的資料,尋找適合您議題的教練。
鄭杰榆 - 北京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國際教練聯盟(ICF)認證專業教練(PCC)、國際教練學校(International Coach Academy , ICA)課程導師,超過300位以上主管的領導力教練以及團隊教練。聯繫電子郵件:wisdomcoach201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