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的聲音」台灣在1994年就出版,我也依稀聽過這一本事屬於教師團體推薦讀物、讀書會喜愛的囊中清單等,但一直沒機會讀到。上週因為去了書店,不知道為什麼一眼就看到了祂,也自然的買下,結果翻開第一頁之後就欲罷不能的一口氣看完了。
簡單的說,這本書屬於旅程探險類的書籍,但不是一趟簡單的旅程,而且剛在美國出版時引起非常大的爭議。身為美國醫生的瑪洛‧摩根,從小就對澳洲有一種好奇心,由於她的職業致力於推展預防醫學教育計劃,獲得前往澳洲參與研究的機會,滿足自己想要生活在澳洲的想望。在當地生活之後,有鑒於澳洲的種族歧視問題,她為原住民在經濟獨立、種族融合方面持續付出,因而獲得了一個原住民部落的邀請,表示要頒獎表揚她。而頒獎的方式,就是一趟澳洲內陸的意外人生之旅(她事前並不知道)。過程中,她明白了「真人」與「變種人」的差異究竟是什麼(書中所指變種人為西方的文明人,其實可以包含所有現代化生活的人),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以及體驗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天人合一經驗。
作者在前言特別強調,「這本書根據事實寫成,靈感源自真實的經驗。以小說形式出版,是為了保護書中描述的原住民小部落,以免他們遭受法律困擾。部分細節已被刪除,以尊重不願洩漏真實姓名的朋友,並確保書中描述的原住民聖地,地點繼續保持隱密,而做為小說,它不會讓你失望。但你若是有心人,這本書的訊息會清晰響亮地傳到你耳中。讀了之後,你會有刻骨銘心的感受。瞧,被挑選參加那次徒步漫遊曠野之旅的,原本極可能是你。相信我,不知多少次,我但願被挑中的是你。」
我看完之後非常強烈的感受是,如果沒有真實的經歷,作者絕對寫不出如此翔實、令人驚訝但又觸動內心深處的所見所聞。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書中實現得如此自然,每一天都是重生,每一天都在蛻去屬於自己的變種外殼(也就是文明社會所建構出來的一切,最細微的小事甚至到使用衛生紙這件事,也被解構。),另一方面,這也是一趟寓物質之旅、談心靈覺醒的旅程。
想像在沒有任何準備(除了穿的衣服之外無一物,也沒有事先安排工作的接替人手,因為根本沒想到一個頒獎邀約竟然是一趟旅程),受邀開始走路進入沙漠的第一天,你會有什麼反應?瑪洛‧摩根的第一反應是感到懊惱、好奇、被莫名吸引,相信也來自於「學生準備好了,老師自然出現」的宇宙法則。即便看起來身心即將面臨極大煎熬,瑪洛卻又有著一份信任與好奇,想要知道這一切未知,想要讓她去到哪裡?想要讓他體驗什麼?
是不是很像教練的每一次過程?每一次的教練,若是敞開、若是認真的好奇,其實都是未知的一段旅程;不知道會在哪一個段落、哪一個時刻、哪一個問題,發生什麼事情,對客戶是這樣,對教練,也是。所以強調好奇,其實是我們鍛鍊自己要去熟悉未知感,去克服自以為是的理解,常常有一種感覺,那像是回到孩童狀態一般的清澈。瑪洛在澳洲內陸沙漠中將近兩個月,不斷的面對這種未知感與驚奇的發現;像是關於生存關鍵元素之一:「水」,她發現真人部落的原住民,能夠在表面看起來毫無水分的地方找到水。有時他們會躺在沙地上,探聽地下的水,或者把手心朝下,在地上探尋水源。他們把長長的幾根中空的蘆葦插進地面,在末端吮吸,水就會冒出來,活像一座小噴泉。水中充滿砂礫,顏色烏黑,但喝進嘴裡卻覺得純淨、爽口。只要觀察太陽在地面發出的水氣,他們遠遠就能發現水源,甚至只要在微風中嗅一嗅,就能感覺到水的存在。因此她恍然大悟,我現在總算明白,為什麼那麼多試圖探測澳洲內陸的白人,很快就死去。想在這種地方生存,必須具備原住民的求生技能。
而萬事萬物一切俱足的態度,也在水資源這件上體現的非常清楚:從石縫中取水時,他們總會教導我,如何走近水源,才不會讓我們人類的氣味污染它,或者驚嚇到動物,畢竟那也是它們的水源。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對水源擁有相同權利。不管他們多麼需要,部落的人從不佔用所有的水。
孩子有很多的本能,隨著「社會化」過程,我們變成了現在的樣子,然而保持「活在宇宙化」過程的真人部落,成人的天賦本能卻仍然發達,甚至讓在現代化生活的我們驚愕不已:「他們解釋,這種從大自然尋找食物的方法,是人類天賦的探測能力。然而美國社會並不鼓勵人們聽從本能,甚至認為那是一種迷信,甚至罪惡,所以我只有透過學習來恢復。他們教導我探測的方法:先詢問植物,它們是否已經準備實現它們存在的目的,然後徵得大自然的同意,用手掌探測地面。有時探觸到成熟的植物時,我會感覺到一股熱氣,手指會不由自主地抽搐起來。我學會了這訣竅後,發現族人對我的接納程度大為提高。這似乎意味,我愈來愈不像「變種人」,愈來愈像「真人」。我們從不拔光一整圃的植物——這點很重要。我們總會留下足夠的根苗,讓新的植物成長。部落的人對他們所謂的泥土之歌——土壤所發出的凡人聽不見的聲音——有一種令人驚異的知覺。他們察覺出環境傳來的訊息,以他們獨特的方式加以解讀,然後據以行動,仿佛他們具備一種微小的天籟接收器,能夠理解宇宙傳來的訊息。
也因為宇宙化的天賦發達,真人部落展現了變種人渴望卻做不到的「心靈感應溝通」,因為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溝通方式。不知道當您聽到這樣的說法時,有什麼感受?瑪洛從不斷體驗的事例中意識到:主要是因為他們從不撒謊,從不捏造事實或歪曲事實,更從不睜著眼睛說瞎話。既不撒謊,當然也就沒有什麼需要隱瞞的了。他們這群人不怕敞開自己的心靈,接納和互相提供各種訊息。
那麼,變種人為什麼做不到?甚至要不是親眼所見,根本會對心靈感應嗤之以鼻。瑪洛反思,若是心靈或頭腦中仍存在著需要隱藏的事物,心靈溝通就會失靈。必須學會原諒自己,在過往的經歷中吸取教訓,而非一味譴責自己犯過的錯誤。真人部落的每一天每一個人都以身作則的顯示:接受自己、忠於自己、愛惜自己是多麼的重要,只有如此,才能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別人。而且,對澳洲原住民來說,嗓子的主要功能不是說話;說話是靠心靈意識。他們認為用嗓子說話,很容易沈溺在瑣碎、無聊、不具精神內涵的閑談中,嗓子真正的功能是用來唱歌、慶祝、療傷止痛。
到目前為止,您對這本書好奇了嗎?在近三百頁的每一頁,都有著各式各樣讓我們變種人瞠目結舌,卻又不得不停下來深思的各種機遇,如果要讓我票選全書最令我震撼與感到棒喝的一段,非旅程中”遇見大量蒼蠅”那幾天莫屬,我稱為是「拋除評判的終極體驗」。
澳洲內陸矮樹叢中的蒼蠅,多得嚇人。太陽剛露臉,它們便成群出現。蒼蠅彌漫整個天空,幾百萬只四處飛翔,看起來聽起來,都像龍卷風。瑪洛因此被逼吃到了一些蒼蠅,鼻子也吸進一些蒼蠅,甚至撲向眼睛。澳洲蒼蠅味道甜甜的•怪怪的,吃進嘴裡讓人感到窒息,只想嘔吐。成群蒼蠅黏附在身上,像是身上披著一件黑色的、移動的甲胃。這些蒼蠅體形大,行動快,數目多,沒有人能忍受得了。這是變種人的反應。(ps:這一段發生在旅程開始沒幾天,瑪洛的勇氣跟堅韌實在令我深深佩服)
真人的反應是什麼呢?由於靈敏的感應能力,他們能預感蒼蠅何時何地出現。每次看見或聽見蒼蠅飛來時,所有人就立刻停下腳步,閉上眼睛,一動不動,雙手軟綿綿垂在身體兩側。瑪洛覺得再怎麼樣也無法學到如真人一般,因為身上覆蓋著數百萬雙蠕動的昆蟲,沒有精神崩潰已經算是不錯。
隔天瑪洛忍不住發問,以下是一段精采的對話。
“你們怎麼能就那樣靜靜站著,一動不動,讓昆蟲爬滿全身?“
“你知道【永恆】有多長久嗎?
“呃,這跟我的問題?”
“永恆是非常、非常長的一段時間。無始無終。我們知道,在你們的社會,你們把時間戴在手臂上,做事情都依照形式裡,因此我才問,你知道【永恆】有多長久嗎?”
“我知道,我了解永恆。”
“很好,”回答的人是同行的部落長老。“這樣我們可以告訴你更多。在萬物一體的世界,每一件事物都有他存在的目的。世界上並沒有怪人、適應不良的人或以外事件,只有人類不了解的東西。你覺得矮樹叢裡的蒼蠅討厭,只會折磨人,對你來說它們確實如此,但那只是因為你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智慧。事實上,蒼蠅是必要的、有益的生物。它們爬進我們的耳朵,把我們每晚睡覺弄進耳朵的污垢和沙塵清理干淨。你沒有發現我們真人的聽覺都很完美嗎?對,它們還爬進我們的鼻孔,把它也清理干淨。”
他指著瑪洛的鼻子說:“你這只鼻子,兩個洞都很小,不像我們的鼻子大得像無尾熊。往後的日子,沙漠的天氣會更熱,你若不把鼻子清理干淨,日子會更難熬。在酷暑中,你不可以朝空中張開嘴巴,因此所有人中,你最需要一個乾淨的鼻子。蒼蠅爬附在我們身上,把清除掉的東西都帶走。”
他伸出胳膊:“瞧,我們的皮膚多柔軟、多光滑,看看你自己的吧!我們從沒遇到過像你這樣的人,在沙漠走幾天,皮膚就會變色。你剛到我們這兒來的時候,皮膚是另一種顏色,然後變成鮮紅色,現在你的皮膚一天天干燥、脫皮。你的身體一天一天縮小。我們從沒遇到過像蛇一樣的人,把脫下來的皮留在沙上。你需要蒼蠅幫你清理皮膚。有一天,我們會走到蒼蠅產下幼蟲的地方,那時我們就有一頓餐點可以吃了。”
他凝起眼睛看著瑪洛,深深歎口氣,然後說:“如果我們把所有覺得討厭的東西全都清除掉,而不去了解它們,人類就活不下去了。蒼蠅飛來時,我們只有默默忍受。也許,現在你也準備這樣做了吧。”
這段話帶給瑪洛截然不同的思考,對我而言,還打開了我對「討厭的東西」這個範疇的重新梳理。如果連蒼蠅都有著如此的意義,那些在我討厭清單上的各種事物,要如何看待?
瑪洛開始試著遠遠聽見蒼蠅飛來時,照真人所建議的去做,她站在原地垂著手,不抗拒也不逃脫。蒼蠅飛來了,她開始心神漫遊,想像自己來到了紐約,進入一家設計豪華的美容保健中心。閉上眼睛,感覺到有人在清理耳朵和鼻孔,她想像這位受過訓練的美容師的文憑,就掛在頭頂的牆上。感覺到數百個小棉球在擦拭著全身的髒污。最後,那些小生物都離開了,神遊的瑪洛又回到了澳洲內陸。經歷了這個過程後,瑪洛意識到真人說的沒錯,在某種情況下,默默忍受確實是最好的應付方法。
蒼蠅事件讓瑪洛捫心自問:「這一生中還有什麼事物,是我所誤解的、不願耐心探尋真相的?」
蒼蠅事件則讓我捫心自問:「如果對蒼蠅的體驗是拋除評判的終極體驗(或許之一),從目前的生活中,我可以再進一步擴大拋除評判的覺察範圍,會是什麼?」
Nature’s /Real human worth our fully Respected
Comments are closed.
Nature’s /Real human worth our fully Resp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