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6 0933-535-961
-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
- service@icftaiwan.org
- Mon - Fri: 9:00 - 18:00
在怦然心動的整理過程之後,目前的床頭都是看個一兩行就會停下來反思與
感悟的書,[轉變之書(Transitions, making sense of life’s changes)]則已經占據床頭
數月,如果真有個排行榜,他應該是前兩名。
加上最近發生兩件事情,更讓我確認他是一本極具能量的好書。一是在 2013
的 11 月一次國際教練聯盟台灣分會的聚會中,在每個人分享一本書的環節我選
了這本,之後引起了一陣購買與閱讀的風潮,大家都被他的核心思想深深打動
了。另外一件事是上星期,跟一個久未碰面的朋友在台北誠品書店見面,聊一些
工作跟生活近況,但是時間不多,沒有談得很深入。當下直覺想要推薦他這本書,
他也欣然接受當場就買回家了,隔三天他發短信約我這週二見面,說有重要事情
要談。一見面他急急的劈頭一問:「你上星期為什麼會想推薦我看這本書?」,原
來當時他正為自己將近三十年的婚姻痛苦,正在要下定決心的當口,但是我們久
未見面,所以他也沒跟我說這事,結果回去看了這本書之後,他對於看待自己當
下狀態有了全新的認識,「外在的決定」倒是不急著做了,可是「內在的轉變」
究竟是什麼卻清晰了起來,結果他因為心念的轉換導致一些日常行為有了些不
同,妙得是,他看到他的另外一半的一些行為也轉變了,一切就在短短幾天發生,
使他想趕快約我好好的談一談。
這本書的核心在點出轉變(transitions)與改變(change)不是同一回事,以及真正
的轉變,需要經歷的三個階段。是一本暢銷長達近日四十年的經典老書,作者是
William Bridges。
他說:
大學畢業了不是轉變,接受自己必須獨立為言行負 100%的責任,並真的去做,
才是改變。
結婚了不是轉變,從心裡願意接受[長久與另外一個人共度餘生],才是真正轉變。
生了小孩不是轉變,從心裡願意接受[再也回不去單身自在的失落感],才是真正
轉變。
換多少個工作也可能沒有真的轉變,只是變動,直到打從心裡準備好更上一層
樓,面對需要調整的許多行為模式,人生才會因為新職務而帶來有意義的轉變。
簡單的說,改變是外在的(親人過世、搬家、結或離婚、生孩子、創業等),
轉變是內在的歷程—–為了適應這些外在變化所進行的心理調整,很多時候是人
生的重新定位。
然而社會中多數探討可見的改變,卻不容易去關注看不見的轉變,但經常令人們
措手不及、挫折連連的,其實是轉變。
我一開始讀到前言,就意識到這本書對於教練工作的重要,因為我們正是支持每
一個在歷經轉變的客戶,走這一段路,邁向更成熟的自己。在這本書裡,作者命
名這個過程的支持者,就是[接生婆]—-幫助人們在轉變的痛苦過程經歷死亡,獲
得新生。
過多年的團體工作與研究,作者清晰的將整個轉變三階段分為 1.結束 2.迷茫與不
舒服的過渡期 3.新開始。
每個人面對轉變的態度都不同,但是無論如何,[面對結束,再也回不去了]
是必要的第一步。而這一步,也就是放手,讓過去的真的過去,便是第一個挑戰,
而且經常是令人想要逃避的挑戰,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想出各種方式[滑]過去(無論
是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因為要面對結束,真不容易。我自己最常遇见的一種案
例就是一段戀情(婚姻)一结束,马上进入下一段关系当中,看起来狀況是改變了,
可是內心並沒有真正的轉變,而這也是導致在每一段感情中會犯重複錯誤的原因
之一。
可是為什麼經歷真正的轉變這麼難呢?因為改變和轉變之間有個重要的不同點
是:「改變總是將我們引領向一個目標,而轉變卻在一開始就要求我們放手,捨
棄那些不適合你現階段生活狀態的東西。你得明白,自己需要捨棄的究竟是什
麼。」,然而放棄,是現代人尤其困難的課題,我們的思維行為已經被訓練凡事
反射性的思考:「可以獲得什麼?」,對於「要放棄什麼」總是不太熟練。
但其實我們對「放棄什麼」是有一些經驗的。如果想要了解自己「面對結
束」的風格,作者有一個簡潔有力的方式提供練習:「回顧並寫下生命中印象深
刻的每一次結束,想想當時你是怎麼應對的?」
每一次的結束可能包含了很鍾愛的玩具被搶走、寵物過世、搬家、告別單
身、轉學(班)、結束友誼、父母離開你獨自去旅行、在校門口與父母分開……….
諸如此類的。回顧這些的目的是發現自己的應對風格,例如你總是積極創造結
束,或是消極接受結束?你總是尷尬的一方,又或是逃避的那一個?也有可能做
這練習的過程,心中會有很多抗拒,沒關係,不回顧生命史,還是有些方法知道
自己的風格。譬如你跟朋友共進晚餐,通常會怎麼結束這頓飯呢?是你努力的找
話題,直到對方說時間晚了,該回家了,還是你會是那個主動時間到就起身的人?
還是通常你比較喜歡提早離席,以避免最後要說再見的場面?
總之,意識到任何轉變都必然是要從結束開始,讓我們面對「結束」這件事
可以有一些不同的視角。書中也探討了結束的五種面向::脫離、拆解、否定、
幻滅和迷失方向。當中會有許多空虛與恐懼,而有些人拒絕轉變,就是因為害怕
面對這種空虛,就像很多時候不是不願意放棄工作、婚姻,也不是我們不願意拋
棄某個身分或生活方式,而是在找到新的事投入之前,我們必須捱過一段無所事
事的時光。想到這一點,我們會感到恐懼。
作者舉出許多原始部落與希臘神話(如伊底帕斯與奧德賽)說明,其實傳統
文化中一直有一種智慧在教導著人們經歷轉變的過程。像是劃個傷疤、燒掉過去
睡的草蓆被褥、將獨自一人放到森林中獨自過活、一群人在曠野求生等等。人類
學家發現,原始部落的種種儀式都是一種慶祝或說明轉變的方法,無論有嬰兒出
生、老人死亡、青春期成年禮、結婚、首領選拔、巫師任命、慶祝季節更替等,
所有儀式都包含了結束、轉換與重新整合。
雖然現代社會不可能完全恢復過去部落的儀式,然而這樣的概念可以帶進
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為自己「體驗通過死亡而重生」的歷程留下空間,也讓結束
的過程加入虔敬的心情,與對所需時間的尊重。
「每一首歌都有休止符」,是作者形容第二階段「過渡期」的象徵。在這一
部分,最讓我有感的是對於空檔期的定義:「在很久以前的原始部落裡,處在轉
變過程中的人得離開村莊,前往陌生的森林或沙漠待上一段時間,斷絕所有聯
繫。舊有的身分被剝奪,也無法再過曾經習以為常的生活。這是一段屬於夢與夢
交界的時間,一個混沌不明的世界撲面而來。那是一個無法為之命名的地方,是
人世問一片空曠之地,是孕育新自我的空檔期。」
但是現代社會多半並不看重,也不尊重人需要有這樣的空檔期,導致這段時
間那種漂浮著沒有著力點的狀態,很難受。很多處在轉變過程中的人,總會說自
己需要有機會獨處,或是遠離那些熟悉的、會擾亂心神的一切,但卻說不上來為
什麼要這麼做。而有意思的事就在此時發生,即使去到一個地方獨自待著,可能
跟身邊的親友說是要去度假、思考或其他理由,但事實上常常是「什麼也沒做」。
然後如果不明白「什麼也沒做」正是處於過渡期的標準現象,又會產生自責或罪
惡感:「我怎麼可以什麼都沒做?」
然而,在這個轉折時期,「什麼也沒做」其實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你不
需要為自己的「無為」找理由或辯護。因為,過渡期本來就該這樣。當你處於過
渡期,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習慣都可可以理所當然地暫停下來。那些曾經讓我們定
義「自己是誰」的行為,在過去或許是有意義的,但此刻已經失去了意義。在那
段「什麼都沒做」的獨處時間,我們正在完成重要的內心轉變。我們在過渡期要
做的,就是刻意什麼也不做,餓了就吃,睏了就睡。
在古老部落中,這段看似迷惘無為的過程,會有長老的引導,讓需要轉變的
人們理解這個必要的過程。但是現代社會沒有,因此若是進入這樣的狀態,我們
常以為自己是瘋了還是開竅了,然後因為部落已經消逝,我們有時也不知道該去
找誰說說這種心境跟感受(這就是現代教練行業的作用出現了!)
過渡期正是搞清楚自己是誰?思考自己究竟要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的重要階
段。如果因為害怕回過身去,多麼可惜!
因此,讓我用這本書最喜歡的一段話作為這一篇分享的結語。
「人生陷入混沌,其實是必要的。在那些古老的傅統文化裡,返回混沌狀態
是重生必不可少的環節。混沌,並不等於一團糟,事實上,它是一種純粹的能量
狀態。不管是人、組織、社會或其他事物,唯有重回這個狀態,才有可能重新開
始。只有當你用舊眼光去看,才會害怕混沌。,換個角度來看,混沌就是生命本
身,只是還沒有被賦予形式罷了。其次,生命的瓦解重組,是宇宙萬物更新的根
源,也是新舊生命之間必須存在著過渡期的原因。
誤把轉變當作「修補人生」的人,往往會說自己該「充電」、「檢討」了,以
為只要把有問題的部分解決了,把缺漏的地方補足了,就能獲得新生。錯了,我
們只有回到原始能量的混沌狀態,才能獲得真正的重生,而過渡期的存在,正是
為了讓我們可以進行自我更新。我們需要它,就像蘋果樹需要寒冷的冬天一樣。
進入教練旅程(coaching journey)的客戶,常常是在面對結束期,或要進入
混沌期,或是渴望脫離混沌期的階段,有教練的旅程,可能更像是擁有一個私人
地陪,陪客戶在過程中,共賞轉變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