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6 0933-535-961
-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
- service@icftaiwan.org
- Mon - Fri: 9:00 - 18:00
當扮演好了所有的角色,卻唯獨失去了「自己」,你會怎麼選擇?
1995年的大賣座電影「麥迪遜之橋」與2013大賣座印度電影「救救菜英文」,是東、西方不約而同以已婚婦女為主角,探討社會角色、自我發展與價值選擇的兩部精采電影。
我還印象深刻的記得,1995當年因為「麥迪遜之橋」這部電影,開始尋求婚姻諮詢的女性人口開始多了起來,或是即便沒有尋求婚姻諮詢,滿多女性朋友也在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療癒著自己的內心。同樣去年推出的「救救菜英文」,對於長期持家的主婦們就像和煦的陽光,晒進了內心長期低落迷惘的一角,喚起了追尋自我的動機。
同樣都是母親,同樣有兩個孩子,同樣有著愛家的先生,一位是1995年美國的法蘭西絲卡,一位是2013年印度的紗西。
同樣都是全職的家庭主婦、同樣盡責的相夫教子、心裡也同樣埋著成長的渴望,以及同樣的在婚後,遇到了一個懂得欣賞自己的男人。
通常劇本鋪陳到這邊,後面可以有千變萬化的可能性可以展開,但是在這兩部電影,女主角同樣的選擇了繼續留在家庭裡面扮演妻子與母親的角色。有趣的的差異是18年前的「麥迪遜之橋」,雖然發生在號稱重視個人主義的美國,但是女主角強忍著內心的悸動,直到過世之後,才透過遺書讓子女明白了她這一生心裡真正的感受。而18年後類似的情節發生在重視集體主義的印度,女主角卻是透過尋找愛自己的能力;明白了再怎麼挫折也只有自己支持自己,才能轉換心境,不留下任何遺憾。
我認為這樣的劇情差異,也顯示著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們對於「角色「跟「自我「的關聯有越來越多的反思,而不再無條件、理所當然的去接受所有社會賦予的「應然」。
看看18年前的「應然」氛圍,讓西方的法蘭西絲卡怎麼想。電影開場的遺書旁白,反應了她之所以隱忍多年都沒讓家人知道,正是因為一直有著擔憂與恐懼:「年紀越大恐懼越少,現在,我很希望我的子女知道真正的我到底是誰。不管孩子表現的怎樣,要讓父母愛孩子都是很容易的;但反過來說,當孩子知道某些父母不為人知的秘密,孩子是否也能做到繼續無條件的愛父母呢?」
在片頭,這一段話立刻引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父母是不是人?」
恕我提出這麼用語粗魯的一個問題,然而我相信大家都能明白,這個問題是在說,將一對男女脫掉父母角色之後,以還原為人的視角來看事情。從我自己以及許多人的經驗都發現,這樣的視角,經常是能鬆動許多情結、解開沈苛的重要環節。無論年紀長幼,若能夠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父母親,跳脫角色,有時候一些答案自然呼之欲出。
譬如我自己在三十歲之前,經常為了父母親長年的爭吵憂心,也做很多事情希望幫助他們和好相處,但是(當然)沒什麼效果。慢慢當我體會到「把父母當人看「的道理之後,我介入他們爭吵的程度逐漸降低了,因為我越看越明白那與我無關,那些爭吵背後其實是兩個個性相仿的人,因為很多看不順眼的地方互相爭執,但因為自小我認為「父母親吵架不好,造成家庭矛盾,我想成長在和諧的家庭」,用了很多角色的框架來檢視他們(父母親應該這樣……父母親應該那樣……)。不是說他們不願意,也不是說我的期待有什麼錯,但事實就是,他們不是那樣我理想角色中的人。
而當我越來越能把父母當人看的時候,我不再攪和在他倆的關係中,用PAC人格結構理論來說,我們才真正形成了「成人與成人」的互動,是相對成熟而平衡的狀態。經過許多教練客戶的反饋也都同意,無論是在什麼角色(家庭、職場、社群等環境),如果可以「把人當人看」,而不是被先入為主的角色設定所干擾,很多時候關係或是溝通都會順暢得多。
因此在18年前的「麥迪遜之橋「,法蘭西絲卡在面臨究竟要留在家還是跟心動的情人走(看過的朋友還記得在車裡大雨滂沱的那一段吧,沒看過的朋友一定要看這一經典橋段啊!),當下她的思維仍是落在「角色的框架」中,最終她留了下來,陪伴丈夫直到他過世。她會這樣選擇,是因為她的假設與價值觀是:「有一件事男人永遠不會懂。婚後的女人,一方面生命成長了、一方面生命停止了。」她被鎖進瑣碎的人生,把自己的需要放在一邊,為的是滿足家人的需要,讓孩子成長。等家人離家或死亡,帶走了一切,女人不知該怎樣重新開始生活,她早已忘記自己要什麼,從沒人問她,她也從不曾問自己。她從不曾想過,原來她還可以碰到如此美妙的愛情。是的,現在婚後戀愛發生了,但是若選擇跟這戀愛的人結合開展婚姻呢?是否會發現,其實也不過如此,跟原來婚姻的一樣?
直到年華老去寫下遺書的時候,雖然要跟子女告白了,法蘭西絲卡也仍然提出憂心忡忡的疑問:「當孩子知道某些父母不為人知的秘密,孩子是否也能做到繼續無條件的愛父母呢?………….不知道我選擇留下,家人有沒有感受到這選擇背後的美好?」可見烙印在她身心的「角色」對她有多麼重要。
18年後,在印度的紗西盡責愛家,卻因為一口破英文被丈夫與兒女訕笑,所有在家裡的辛勞付出被視為理所當然,日復一日的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只覺得盡心盡力卻不被認可。直到因為大外甥女的婚禮需要去到美國,生活有了一個轉變的突破機會;她在美國有一段短暫的獨處時間,突然之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處境中生活更加的鮮明了起來。為了不再被恥笑,她鼓起勇氣為自己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在自己丈夫孩子來美國團聚前,學英文。
同樣一口破英文的法國同班同學,在一次對話中展現了把紗西當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母親或妻子角色的心情。紗西熱愛廚藝,而法國同學是餐廳廚師,當法國同學分享「做菜是一種藝術」時,紗西淡淡苦笑說:「男人做飯,就是藝術,女人做飯,就是責任。」
法國廚師同學瞪大了眼睛,認真看著她說:「不,做飯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用愛去做飯才會好吃。」這段話直指紗西內心的感情,也因此展開了倆人微妙的情愫,直到印度的家人提前來到美國團聚,打亂了學英文的計畫,在學英語與陪伴家人之間,陷入了兩難。片中有一場紗西與唯一知情的小外甥女對話,面對小外甥女鼓勵她堅持完成課程,以及詢問與法國同學的情愫怎麼辦,紗西也從混亂的心思中逐漸釐清,她明白的說:「我內心真正需要的不是愛情,是尊重。」
最後,決定為家庭負起責任,全心籌備婚禮,放掉英語課(即使上得很開心,有一群支持她的好同學),她道出影響她做決定的價值觀:「如果我在最喜歡的事情上都做不好,那做好其他的又有何意義?」
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發現紗西看起來是在學英文,卻因著這個新行動的過程,重新檢視與面對自己的內心。也因為外界的各種刺激與內在的省思,最後在婚禮的祝詞裡,紗西語重心長又豁然開朗的,用反覆練習的英語對新人祝福。其中一段她是這樣說的:「婚姻中一定有夫妻都不了解彼此感覺的時候,難道這就是結束的時候?當然不是。此刻,更是要自己支持自己,因為沒有人比自己更能支持自己了,先讓自己感覺有能量,就不會陷在受害者的情緒當中,關係也才有平衡的機會。當你不喜歡自己的時候,新的人事物總是很容易產生吸引力,因為那是可以讓自己分散注意力的好地方,但當你學會愛自己,原來沉寂的舊生活,也會因為轉換了心境而煥然一新。」
一段很美的盛開旅程,對不?想當然耳的,原來訕笑紗西英文不好、視付出為理所當然的丈夫跟孩子,也在這一段致詞過程,有了新的體會與發現。紗西不再是家裡忙進忙出的老媽子,而是一個為自己成長而努力、因為愛自己而散發光彩的女人。
有趣的是,當有機會「面對人性而不是角色」的時候,紗西的先生意味深長的第一個問句是:「妳………還愛我嗎?」。而18年前的「麥迪遜之橋「,法蘭西絲卡的兒子第一次從遺書知道原來母親有情人的時候,先是勃然大怒(女兒倒是馬上同理了媽媽,後來還選擇離開自己不幸福的婚姻),等到越來越明白媽媽身為一個女人的心情時,兒子最後趕緊跑到妻子身邊擁抱她,問她:「妳快樂嗎?這婚姻讓妳快樂嗎?我做的夠不夠好?我一定要使你幸福。」
看來,「把人當人看」,真是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