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6 0933-535-961
-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4段
- service@icftaiwan.org
- Mon - Fri: 9:00 - 18:00
「英倫情人」這部經典老電影(1996),從看完後那一刻,或是到有機會引用這部電影的時候,讓我思考的問題是:「愛情究竟是什麼?」
這部電影的背景是「撒哈拉大沙漠」跟「戰爭」,這類在時代大背景下去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愛情電影,總是特別感受到人的渺小無力,而那份堅持的情感卻又特別盪氣迴腸,引人深思。
*******************************
有一次一個熟朋友打電話來,心情很激動的說著他最近一個禮拜發生了「驚天動地」的事情。
他在工作上認識了一位女子。女子聰明、獨立、現在都會女性的典型,開始言談之間,他發現自己非常欣賞這位女子。
在第一次的碰面當中,他們愉快的聊了公事,聊了音樂,雙方的頻率相近,讓他又驚又喜。同時他也在這次的碰面當中,在女子的眼神當中,看到了同樣欣賞他的眼神。
間隔第一次跟第二次見面之間,雖然只有短短一天,在這天當中他發現自己不自覺的想著前一天見面的情景,彷彿電影一樣重複播放在腦海中,也會點著電子郵件希望看到她會來信,即使是例行公事聯絡,他也感覺到自己的喜悅。
第二次的見面機會很快到來,雖然兩人有著許多不同意見的辯論,對於工作合作方式也有許多細節的討論,他依然享受著彼此話語之間機峰的交會,並發現女子也在酣暢淋漓的對辯中,更加的展現出對他的佩服與希望有更多討論的期待。在第二次見面結束之後,約了隔天再談;女子先行離去,他辯稱自己還有時間可以在咖啡屋中規劃工作,這一坐就是一個下午。
一個下午之間,他說「我全身好像著了火一樣。」,覺察力強的他感覺到自己的不對勁,他的心口像火在燒,他強逼自己冷靜,卻只能不斷回味剛剛見面時女子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跟每一個話語交鋒的喜悅。
「我是怎麼了?」、「這是愛情嗎?」、「為什麼會這樣?」他不斷捫心自問。
同一時間,其實他的腦海中也在想著自己相交五年的同居女友。同樣的慧詰、同樣的獨立能幹,同樣的能夠帶給他許多智性與感性的美好感受與經驗,五年來始終如一。
「所以我到底是發什麼神經呢?為什麼一個初見面沒幾次的人會帶給我這樣的感受?」發現自己似乎正在進入「有點曖昧」的邊緣徘迴,他十分慌張。慌張於自己一直以來享有一份用心經營的感情,卻仍然產生有這樣心神蕩漾的時刻;慌張的是自己似乎進入一個未知的狀態,試著要分析自己,卻總哪裡都找不到切入口。這找不到切入口的慌張,更加讓他驚覺自己的心神不寧已經到了一直引以為傲的理智無法掌控的程度。
第三次,隔天,他帶著一晚沒睡好的黑眼圈,全身的慌張與每一次心神不寧的心跳來到跟女子見面的地方。女子很快的發現他心神不寧以及一臉的疲倦,她關切的問候,卻讓他更加的想要逃開這種關心的情境,害怕自己會在這種關切的眼神下增添更多慌張,或做出什麼樣的行為。
於是他開始轉移話題,談論他與自己女友的種種趣事,發現女子仍然清亮的眼神與隨著話題哈哈大笑,他逐漸的放下心來。也在談論女友的同時,他發現自己的心情不再焦躁,雖然仍享受著彼此語言的流轉,卻不再心猿意馬,而是專注在這個時刻與一個異性的朋友單純對話。然而在見面即將終了的時候,女子對他充滿好感的眼神與期待下次見面的邀約仍然讓他難以抗拒,他答應了下星期的邀約。
在女子離開後,他又進入了前一天下午的慌張與自我分析。
「是因為他傾慕的眼神嗎?我知道她也喜歡我的,可是難道我是一個無法抵抗被喜歡的人?或是那是一種虛榮感?」
「我會想一直跟他見面是不是想一直吸收那種傾慕與崇拜呢?那然後呢?之後要怎麼辦?」
「最近我們的感情有變平淡嗎?難道我下意識需要刺激?可是他們兩個很像啊,我已經擁有一個,為什麼還會受到吸引呢?」
「這真的是吸引嗎?再下去會發生什麼狀況?」
「有沒有別種可能?」
不斷的抽絲剝繭、腦中千頭萬緒,萬馬奔騰。他說他在那當下覺得頭要爆開,然後感覺自己像是發了幾天高燒的人,全身虛軟無力,頭痛、就在前一晚的疲憊跟當天新的刺激之下,他渙散的走回家去。
推開家門,平時常加班的女友已經回到家裡,她熱切的擁抱他,問他要不要喝點什麼或是吃點什麼?看著女友關心的神情、全然信任他、熱愛他的眼神,那一剎納之間他感覺到心裡爆出一股充滿悔罪的火山岩漿,他癡癡的望著女友,感到自己這幾天來的迷亂,對自己的疑惑、對感情的質疑,女子帶給自己的迷惑..種種複雜的感覺,紛攪成一股又一股的岩漿,在心裡糾結著,拍打著。
那一刻,他的眼淚流了下來,女友驚慌的問他發生什麼事,他一直搖頭,也解釋不清楚到底怎麼了,只能緊緊的抱著女友,直到眼淚停止。
當天晚上,他最常出現的表情就是癡癡的望著女友,望到出神。女友問他,他只簡短的回答,「我想好好看看你。」
0
「我想認真的、好好的看看你。」
一口氣的吐完這幾天的心路歷程,「你覺得怎麼樣?這是什麼狀況?」朋友問我。
「剛剛在聽你的描述的時候讓我想到一個畫面。你看過英倫情人那部電影嗎?」
「英倫情人………….記得啊,經典老片,那跟我現在說的什麼關係?」
「你剛說的內容讓我想到最後最後男主角找到女主角那一段,男主角將女主角抱出沙漠的洞穴,女主角在最後一段生存的時間裡,寫下的對男主角的愛跟生命最後的期待。還有印象嗎?」
「想起來了。他就是去救她,然後用飛機載著女主角準備回到家鄉的那一幕對吧?」
「是的,你覺得那個男主角當下的情緒是什麼?」
「嗯………….很複雜啊,看著自己深愛的女人可能快死了,有一種懊惱、悔罪、痛苦、很想一起死,就是心裡焦慮與心痛得不得了。」
「跟你現在的心情貼近嗎?」
「呃………….,是很像。」
「讓我問你一個問題,那男主角抱出來的、飛機上載的,是你的女朋友,還是那個讓你高燒的女子?」
沉默。
沉默。
沉默。
「欸,你睡著啦?還是頭腦打結?」我打趣的問。
朋友幽幽地開口:「我想,那男主角抱的,是我女朋友。」
「然後呢?」
「我不會讓像電影的狀況發生(女主角重傷後因為沒有救援物資,男主角必須先拋下她去找外援,後來再回去接她),那是悲劇。」
「嗯,所以你感受到的重點是?」
「你剛剛說到那場景,我發現我心裡想都是我的女朋友,我不會願意讓她離開我
的身邊,也不想落到最後下場是遺憾的。」
「你的立場很清楚,所以?」
「所以……..所以……..我真的很愛她。」
「你真的很愛你女朋友。」
停了一會兒,他仍然秉持「打破砂鍋問到底,還問砂鍋在哪裡」的精神繼續探討。
「可是,如果我真的很愛我女朋友,為什麼我對那個女子會有這種反應呢?我【應
該】就不會產生這種感覺啊?」
「請問那感覺是不是真實的?」
「是啊是啊,我還因此全身難過、頭痛、睡不好。」隔著電話我都感覺得到他在點頭。
「所以再告訴我一次問題是什麼?你覺得你【應該】不可以,但是還是產生了感覺,你不想否認自己的感覺,所以陷入痛苦,然後你面對了這份感覺,承擔一波一波的痛苦,對自己的韃伐,對現有感情的質疑,經歷了這一個發高燒的禮拜。」
「對啊,所以問題就是……..問題就是…………….唉,我也不知道怎麼說。」
「讓我們再理清一下,你對那個女子有好感是真實的,你對女友的悔罪感是不是也是真實的?」
「是啊,就很糾結,所以我打電話給你啊!」
「我們剛剛釐清了你真的很愛你女友對吧?那你現在,此時此刻,還有那種前幾天發高燒的感覺嗎?」
「此刻……….,嗯,此刻是沒有了。」朋友慎重核對自己的感受,明確的表態。
「那我可以解讀,你已經退燒了嗎?」
「喔…………欸…..………對啊,那天之後現在沒有那種感覺了,那,那你的意思是說,那只是一場高燒嗎?」
「太棒了,為你鼓掌,讓我再問你一個問題,人在什麼時候會感冒高燒?」
「虛弱的時候啊!」
「所以高燒是身體虛弱的一種警訊,那高燒又為甚麼會退?」
「就吃藥啊、或是自己體質不錯再多休息多喝水,慢慢就會好啦!」
「那你會說人【不應該】發高燒嗎?」
「不會啊,偶而發高燒是一定會的,人難免有虛弱的時候啊!」
「所以你自己的體質不錯,也有良藥在身邊,讓你退了這場感情高燒不是嗎?」
再次沉默。
再次沉默。
突然電話中傳來「喔~~~~~喔~~~~~喔~~~~」的叫聲,雖然隔著電話,我還是可以想像他睜大眼睛、一副恍然領悟的表情,然後我們一起笑了出來。
笑完之後,「我還是要跟你說,我覺得有一個部份你舉例舉得很爛哩!」朋友不客氣的說。
「什麼?」
「英倫情人啊,那電影是悲劇,很慘欸,而且其實我根本還沒發生什麼悲劇,我只是自己在發燒而已,燒退就沒事了,根本都沒有牽連到其他人。」
我笑了出來,「那不是很好?等你的高燒變成開放性高燒,燒到其他人,到時救火都來不及了吧?」
「哼……………..知道啦,總之我覺得你的例子舉得很爛。」一向以邏輯縝密又理性分析為長的朋友就是要吐槽我一下。
「哈哈,無所謂啦!!快去擁抱你的退燒良藥吧!!再見!」
我們哈哈大笑的掛掉電話。